NBA资讯

杨瀚森通过季前赛考验,外媒详解:不会成为水货

日期: 阅读:

北京时间10月23日,随着NBA常规赛临近,中国新星杨瀚森在夏季联赛和季前赛中交出了合格答卷,即将迎来真正的职业考验。外媒Basketnews更新了他的最新球探报告,对这位中国内线进行了全面解析。总体而言,该媒体认为,杨瀚森不会成为水货,他具备扎实潜力与成长空间。

杨瀚森通过季前赛考验

在四场季前赛中,杨瀚森场均出战18.4分钟,贡献8分、3.5篮板、1助攻、1.3盖帽和2.8失误,投篮命中率46.2%,三分命中率40%,场均三分出手约2.5次。

虽然样本有限,但足以展示他在NBA的适应情况:

——他拥有出色的篮球智商、组织视野和投篮潜力;

——但同时也暴露出经验不足、防守细节欠缺以及对NBA身体对抗的适应问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自从开拓者选中他后,球队相关商品销量暴涨超过1000%,他的商业与市场影响力也为球队带来额外关注。

像多数新秀一样,杨瀚森在防守端的主要问题来自经验不足。

他仍在适应NBA裁判的判罚标准,对身体接触的尺度把握不够成熟,导致犯规频繁——季前赛场均5次以上犯规,对阵爵士一战更是15分钟6犯离场。

但这些问题本质上是“可修正的技术性错误”,包括:

防守位置感;

双手与身体的使用方式;

对对抗强度的控制。

在篮下区域,他展现了良好的护框本能与时机感。虽然横向移动仍显笨拙,不擅长防守拉开空间的外线型中锋,但他在篮下小范围的移动和封盖意识足以提供价值。

即便样本不大,他仍能场均贡献1.3次封盖,证明其护筐潜力已具NBA级别。

杨瀚森之所以被外界称作“小约基奇”,关键在于他出色的传球意识与球场视野。

但在NBA层级,他还在适应对抗强度与防守速度。

季前赛他场均约有3次失误,多数来自身体接触后的仓促决策或高压防守下的传球失误。

要让他的组织能力发挥最大价值,需要一个围绕他传球与手递手体系构建的战术环境——类似国王使用萨博尼斯的方式。

当体系通过他运转时,他的创造力和判断力才能被充分释放。

因此,杨瀚森不是那种“即插即用”的天赋型新秀,他需要时间来学习战术、理解节奏并建立化学反应。耐心与培养将是决定他上限的关键。

杨瀚森未来能否成为“空间型中锋”,关键取决于他的三分球稳定性。

如果能在外线保持威胁,他将能:

打开进攻空间;

拉扯防守;

为传球与切入创造机会。

季前赛中,他场均约2.5次三分出手,命中率达40%。

虽然数量有限,但已显示出稳定的出手动作和流畅的节奏。

开拓者显然也在重点培养这项技能,因为这将彻底改变他的进攻定位。

一旦三分投射成熟,他将成为一名兼具组织、投射与护框的现代型中锋。

杨瀚森最大的优势在于他的篮球智商与空间意识。

他总能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合适的位置,这种“空间感”不是后天训练即可速成的。

即便未来无法成为顶级射手或防守者,他也能凭借身高、判断力和位置感在NBA站稳脚跟,至少成为一名可靠的轮换中锋。

综合来看,杨瀚森不会成为水货。

他具备清晰的比赛理解能力、进攻潜力与学习能力。

虽然新秀赛季预计会经历起伏,但他所在的开拓者队相信他的长期价值,并有意将他培养成未来的核心拼图。

在NBA的漫长赛季中,杨瀚森的成长轨迹值得期待。

他或许不会一夜成名,但正一步步靠近属于自己的NBA未来。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