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瀚森季前赛收官:两度6犯毕业暴露三大短板,能否站稳NBA轮换席仍待检验
北京时间10月17日,中国20岁新星杨瀚森结束了个人NBA季前赛之旅。继首场比赛6犯毕业后,他在对阵爵士的收官战中替补登场15分钟,仅2投1中得到3分、0篮板、1助攻、1抢断和1盖帽,同时出现3次失误和6次犯规,再度犯满离场。

四场季前赛过后,杨瀚森两度6犯毕业,唯一亮点出现在第二场轰下16分、4篮板和3盖帽。总体来看,他场均仅能贡献8分、2.5篮板、1助攻、3失误和5.3犯规,暴露出三大短板。如何在常规赛阶段尽快调整,将成为决定他能否坐稳轮换席位的关键。
一、两度6犯毕业,防守动作需改进
作为刚进入NBA的20岁新秀,杨瀚森在防守端显得急躁。首战对阵勇士,他仅得4分4篮板,却出现4次失误和6次犯规;虽然第二场爆发砍下16分,但依旧背上5次犯规。
第三场略有改善,仅4犯,但在最后一场又在15分钟内6犯离场,创下出场时间新低。四场合计21次犯规,场均5.3次,成为他目前最致命的问题。如何在保持侵略性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犯规,是他必须尽快解决的课题。
二、进攻稳定性不足,球权有限
杨瀚森在四场季前赛中仅有一场得分上双,其他三场得分分别为4分、9分和3分,总计32分,场均8分,表现略显起伏。
开拓者是一支由后卫和锋线主导的球队,内线球员更多承担蓝领和协防任务。对于杨瀚森而言,要想争夺首发中锋位置难度极大,他需要在有限的球权中找到自身定位,提升效率,扮演好可靠的内线替补角色。
三、身体对抗不足,篮板能力待提升
在CBA时期,杨瀚森是当之无愧的“本土篮板王”,但来到NBA后,他的篮板能力明显受限。四场比赛分别抓下4、4、6和0个篮板,尤其是末战15分钟0篮板,显然不符合一名2米16中锋的预期。
问题主要在于身体对抗不足、下肢力量偏弱,导致他在卡位时经常被顶开,无法抢到理想位置。若想在NBA内线立足,必须尽快提升力量和对抗强度。
杨瀚森肩负着外界的厚望,被视为中国篮球的新希望。然而,他仍处于适应阶段,从节奏、身体到规则,都需要时间去磨合。
季前赛的经验对他而言无疑是宝贵的成长试炼。接下来,能否在常规赛中快速提升防守稳定性、增强身体对抗并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,将决定他在NBA的未来走向。